直播购物别跟风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618消费提示
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(王国丰 史晔 记者薛庆元)618年中大促来袭,直播各大平台和商家积极备战,购物推出了一系列促销优惠活动,别跟布消消费者也表现出了极大的风江费提购物热情,消费潜力再一次被激发。苏省示6月17日,消保江苏省消保委发布消费提示,直播欢畅购物的购物同时也需理性分析,擦亮双眼。别跟布消
“群分享”需辨别,风江费提购买渠道要正规。苏省示现在消费者会在“社区群”“朋友群”“小区群”以及被拉入的消保所谓“折扣群”等群消息中收到很多商家或个人推送的商品信息或分享链接,消费者应谨慎选择“群分享”、直播代购、购物朋友圈等购物方式,别跟布消仔细了解商品信息与发货渠道,应通过正规平台,选择信誉度好、资质全的商家购买,避免遇到退货和售后没有保障等问题。
面对直播保持理性,跟风购买需思虑。随着消费方式的转变,“直播购物”“网红带货”已成为时下新型商业模式,消费者在体验多样购物方式的同时,应保持购物理智,下单前了解清楚主播推荐商品的来源、功能、质量和效果,勿盲目跟风购买,勿通过私下交易方式购买商品。
凑单有学问,促销规则读仔细。为了满减,免不了要凑单。但是促销方式五花八门,“满200减20”还是“满300减30”,消费者应了解清楚再凑单。同时,应仔细了解平台和商家的优惠规则,了解适用的范围和时效,是否有时间、支付方式等使用门槛。一些商家借购物节玩起“先涨后降”套路,以促销名义表面让利,实则清库存,甚至售卖质量较差商品,消费者应甄别仔细。
保留凭证好习惯,保护权益应及时。相关购物凭证是消费者在与经营者产生纠纷时维权的最有力证据,消费者留存好相关的聊天记录、商家承诺内容、购物单据、订单信息等,便于产生纠纷时进行维权。直播购物可以截屏页面或者保存主播承诺等直播视频。一旦自身权益受到损害,及时向12315、消保委或其他相关部门投诉举报。
责任编辑:24
- [2025-05-14 09:35] 用文化IP讲好地方故事
- [2025-05-14 09:31] 保价稳供 郑州市场监管部门在行动
- [2025-05-14 09:10] 合成宝石写成“天然宝石” 珠宝标识问题多
- [2025-05-14 09:08] 合成宝石写成“天然宝石” 珠宝标识问题多
- [2025-05-14 09:00] 以译为媒:向世界讲好敦煌故事
- [2025-05-14 08:42] 上海消保委测评10家网约车平台 超半数订单被多收费
- [2025-05-14 08:40] 农产品带上“身份证” 安全溯源扫码可见
- [2025-05-14 08:32] 扫码骑车莫名“被投保”扣费 “悟空保”套路消费者
- [2025-05-14 08:10] 沈阳推动新增1000家以上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
- [2025-05-14 08:10] 付“现金”返“摩豆” “摩捷出行”被指强制消费
- [2025-05-14 08:09] 扫码骑车莫名“被投保”扣费 “悟空保”套路消费者
- [2025-05-14 08:08] 农业托管合同有了“示范文本”
- [2025-05-14 07:46] 厦门市智能医疗器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通过验收
- [2025-05-14 07:35] 湖北消委会发布首张消费侵权“黑榜” 8家企业被曝光
- [2025-05-14 07:32] 安徽界首:朵朵“致富伞”撑起农民增收“钱袋子”
- [2025-05-14 07:28] 过渡期内每个脱贫县每年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600亩
- [2025-05-14 07:24] 成都市市场监管局曝光5起涉疫情价格违法典型案件
- [2025-05-14 07:06] 付“现金”返“摩豆” “摩捷出行”被指强制消费
- [2025-05-14 07:06] 婚纱租赁霸王条款涉嫌侵权 福州消委会支持消费者起诉成功维权
- [2025-05-14 07:06] 开发商8年前代收初装费 天然气为何至今未开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