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:秸秆“循环”产业成为农业投资新热点
新华社合肥11月11日电从不得不焚烧处理的循环农田“废弃物”,转变为各式各样有着可观经济价值的安徽材料、肥料、秸秆饲料……11月10日至11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的产业成2023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上,推动秸秆转化为饲料,农业以“过腹”方式投入养殖业的投资种养循环产业新模式成为农业投资新热点。
本届博览会以“资源化利用,新热产业化发展”为主题,循环参展企业近千家,安徽展出产品、秸秆技术、产业成模式、农业装备3000多个。投资
11月10日至11日,新热2023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在安徽合肥举办。循环新华社记者马姝瑞 摄
“田种粮、粮结秆、秆喂羊、羊产粪、粪变肥、肥还田,这一整套种养循环体系形成了一条绿色农业产业链,是我们发展壮大绿色农业的根本逻辑,顺着这条产业链,每个环节都大有可为。”安徽安欣(涡阳)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葛绍朋说,经过多年发展,公司在涡阳县现有存栏羊14万只,每年饲料消耗就需要秸秆10万吨,并为此专门配套建设了羊饲料生产厂。
丰富的秸秆资源是安徽发展养殖业的基础。作为农业大省,安徽省每年有农作物秸秆约4800万吨、畜禽粪污约7700万吨,秸秆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市场前景广阔。
2023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上展出的秸秆制品。新华社记者马姝瑞 摄
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汪学军介绍说,近年来,安徽奋力打造“千亿斤江淮粮仓”、实施“秸秆变肉”暨肉牛振兴计划,大力培育“两利用”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全省农作物秸秆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2%以上和82%以上,“两利用”全产业链年产值约450亿元。
挖掘秸秆价值、扩大产业规模,一批新项目在本届博览会上签约落地。据统计,本届博览会共有153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,总投资金额239.5亿元,同比增加58.8亿元、增幅32.5%;其中,涉及“秸秆变肉”暨肉牛振兴计划的近50个、投资金额约80亿元,分别占项目总数和签约金额的三分之一。
位于宿州市灵璧县的安徽荷金来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荷金来”)现有建成牧场273亩,肉牛存栏量超过2000头,主要供应长三角等地。下一步,公司计划继续扩大养殖规模,预计牧场面积将超过500亩,年出栏量最多可达8000头。
“每头牛每天消耗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粗饲料30多斤,可以说,秸秆资源丰富是发展循环利用的底气,不仅能够就近取材、降低养殖成本,还能带动附近的农民增收,提高秸秆的利用率。”荷金来副总经理邱振峰说,随着牛肉消费的增长,种养循环产业也被普遍看好。
记者了解到,安徽还将出台实施“秸秆变肉”暨肉牛振兴计划系列配套政策,统筹各类农业专项资金,加大支持保障力度,培育农业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。(马姝瑞)
- [2025-05-14 05:56] 以译为媒:向世界讲好敦煌故事
- [2025-05-14 05:49] 免费安装做诱饵 兜售滤芯骗老人 当心“佳溢诺”净水器促销陷阱
- [2025-05-14 05:44] 江苏淮安消保委开展口腔医院消费调查 六成消费者认为收费不透明
- [2025-05-14 05:42] 40万买到“二手车” 法院判决经销商“退一赔三”
- [2025-05-14 05:38] 福建南平:创新服务模式 赋能个体工商户发展
- [2025-05-14 05:34] 又现低价陷阱!谨防家装合同变销售代理合同
- [2025-05-14 05:18] 合成宝石写成“天然宝石” 珠宝标识问题多
- [2025-05-14 05:11] 假卖防疫物资+境外电信诈骗 他被判了12年
- [2025-05-14 05:08] 5·19中国旅游日:“食”刻出发 寻味城市心跳
- [2025-05-14 04:59] 四川省消委会:“寄居蟹”护单模式违约 已介入调查
- [2025-05-14 04:29] 安徽界首:朵朵“致富伞”撑起农民增收“钱袋子”
- [2025-05-14 04:27] 火锅店使用回收食品作原料 四川公布13起 “铁拳”行动典型案件
- [2025-05-14 04:11]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围绕“三个突出”重点攻坚
- [2025-05-14 04:10] 安徽:秸秆“循环”产业成为农业投资新热点
- [2025-05-14 04:04] 农产品带上“身份证” 安全溯源扫码可见
- [2025-05-14 04:00] 法院“云端”调解 化解微信朋友圈退款纠纷案
- [2025-05-14 03:57] 柳州发布疫情防控期间价格违法行为认定处理指导意见
- [2025-05-14 03:21] 腾讯视频改进并支持选集解锁 上海市消保委喊话优酷、爱奇艺等平台跟进
- [2025-05-14 03:20] 湖北武汉邀请消费者走进检验检测机构
- [2025-05-14 03:19] 农产品带上“身份证” 安全溯源扫码可见